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绿色煤电大有可为
发表时间: 2024-11-23 15:17:04 作者: 智能输煤系统

  煤电是我国能源电力供应系统的主体支撑,如何推进煤电机组清洁低碳发展,是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

  9月8日,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专题会议七“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唯一由央企能源企业承办的行业论坛,多位能源领域专家聚焦煤电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实践,探讨能源行业转型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煤电以不足40%的装机占比,承担了全国70%的顶峰保供任务,有力保障了民生用电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发挥“压舱石”作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报告《关于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的思考》中指出,多煤缺油是我国的能源特点,2023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是74%和40%,煤炭总量31.7亿标准煤,占比为55.3%,其中用于燃煤发电的煤炭约占51%,比其他途径的消费量总和还要高,所以短期内我国仍将处于煤基能源时代。

  郝吉明指出,煤炭对能源安全的保障不容忽视。煤电发电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新能源发电受风、光、资源不稳定影响,存在间歇性,设备利用率偏低,2023年煤电运行小时数是4685小时,并网风电发电运行小时数是2225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小时数1286小时,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6成。2023年全口径装机容量29.2亿千瓦,煤电装机容量11.65亿千瓦,占比39.9%,全口径发电量9.5亿千瓦时,煤电发电总量5.4万亿千瓦时,占比57.9%,也就是说煤电以不到4成的装机供应了近6成的发电量。

  “尽管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迅速,但煤电的灵活性和稳定能力对电力系统安全至关重要,能够最终靠市场机制和政策的支持,煤电行业转型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轩在会上指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会长潘跃龙表示:“中国节约能源改造、超低排放、灵活性改造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发挥了重要兜底保障作用。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产业优化、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将煤电由主力电源逐步转向基础保障性电源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长期在保障电力安全、提供系统调节、承担集中供热、稳定供应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电技协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风云认为,新能源可以部分替代煤电的发电量功能,但煤电的有效发电容量功能以及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暂时无法被新能源替代。煤电具有生产其他能源品种的巨大潜力,就近开拓能源市场,带动以电厂为核心的“煤电+”能源生态圈,是当前综合节能减碳的合理选择。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指明“路线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以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总目标,重点部署9项行动,涉及煤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强调以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为主线任务,推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快速爬坡等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煤电技术路线,促进煤电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以合理的政策、市场机制支持煤电机组优化运行方式。

  郝吉明提出,煤电绿色转型的多项举措包括新一代煤电技术、智能化运维、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

  国家能源集团环保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法华指出,煤电很重要,要加强煤电清洁技术的创新,可以在烟尘治理技术发展、SO

  治理技术发展、NOX治理技术发展以及煤炭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超净方向、深度快速调峰等超灵活技术及煤智能检测、碳智能检测等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黎东说,我国煤电不可替代的地位,短期内很难发生变化,煤电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伴随大量烟气污染物的排放,过去我们控制最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重金属VUC,进入碳排放的时代,煤炭占全球排放总量40%以上,按照IEA报告,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1/3左右。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提出了煤炭低碳化改造行动。除了生物质掺烧,氯胺掺烧和CCUS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煤电+CCUS推动行业深度降碳的一个路径,包括CCUS技术体系涵盖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运输技术,利用技术以及地质封存技术,在整个环节里,二氧化碳的捕集是一个最基础的环节,在整个CCUS链条中它占60%和70%,能耗也最高,因此要做好二氧化碳捕集引领示范工作,推动煤电绿色转型。

  “CCUS、氢能储能、新能源固废、膜、催化剂及煤基固废”,在本次大会的展台,作为双百和科改企业的论坛承办方,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环保”)展示了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龙源环保充分发挥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内工程实施专业化单位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定位及能力优势,深化场景谋划、高新技术孵化、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CCUS、储能、固废协同处置、零碳园区、新能源制氢及新型储能等新场景的落地投产,积极打造前沿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的主阵地,为电力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海南公司携手龙源环保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零碳示范区,在博鳌论坛开幕期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低碳名片。参建的泰州1000MW机组50万吨/年碳捕集示范项目,是全亚洲最大的煤电碳捕集项目,为大型煤电机组全烟气碳捕集示范积累了经验。目前正在在榆林煤化工基地建设“新能源—储热—储能—绿氢”的源网荷储系统,探索新的能源低碳发展模式。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海亮表示,科环集团紧扣国家战略,建立面向煤电转型所需要的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低排放等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四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火电智能科技系统五项煤电清洁高效技术入选中央企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博鳌论坛零碳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低碳典型案例。煤电绿色转型是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科环集团将继续服务煤电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环保科技的发展,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国俭在会上分享了公司在煤电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公司通过统筹优化煤电结构和布局,坚持煤电由主体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再向安全保障性转型的发展导向,聚焦火电转型的技术和创新等措施加快煤电绿色转型。比如,在一个局域电网里实施节能一体化改造,目前已经完成18台机组的节能改造,供电煤耗由2021年309.8克降到303.5克,综合厂用电率由9.57%下降到9.23%。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龙源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建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创新引领,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更可靠的国家能源安全、更绿色的低碳能源力量、更前瞻的未来能源布局。

  9月8日,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专题会议七“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唯一由央企能源企业承办的行业论坛,多位能源领域专家聚焦煤电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实践,探讨能源行业转型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煤电以不足40%的装机占比,承担了全国70%的顶峰保供任务,有力保障了民生用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发挥“压舱石”作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报告《关于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的思考》中指出,多煤缺油是我国的能源特点,2023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是74%和40%,煤炭总量31.7亿标准煤,占比为55.3%,其中用于燃煤发电的煤炭约占51%,比其他途径的消费量总和还要高,所以短期内我国仍将处于煤基能源时代。

  郝吉明指出,煤炭对能源安全的保障不容忽视。煤电发电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新能源发电受风、光、资源不稳定影响,存在间歇性,设备利用率偏低,2023年煤电运行小时数是4685小时,并网风电发电运行小时数是2225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小时数1286小时,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6成。2023年全口径装机容量29.2亿千瓦,煤电装机容量11.65亿千瓦,占比39.9%,全口径发电量9.5亿千瓦时,煤电发电总量5.4万亿千瓦时,占比57.9%,也就是说煤电以不到4成的装机供应了近6成的发电量。

  “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煤电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安全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的支持,煤电行业转型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轩在会上指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会长潘跃龙表示:“中国节能改造、超低排放、灵活性改造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发挥了重要兜底保障作用。依靠科技创新、产业优化、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将煤电由主力电源逐步转向基础保障性电源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长期在保障电力安全、提供系统调节、承担集中供热、稳定供应成本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推动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电技协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风云认为,新能源可以部分替代煤电的发电量功能,但煤电的有效发电容量功能和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暂时无法被新能源替代。煤电具有生产其他能源品种的巨大潜力,就近开拓能源市场,带动以电厂为核心的“煤电+”能源生态圈,是当前综合节能减碳的合理选择。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白准确地提出,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指明“路线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以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总目标,重点部署9项行动,涉及煤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强调以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为主线任务,推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快速爬坡等高效调节能力逐步提升;应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煤电技术路线,促进煤电碳排放水平一下子就下降;以合理的政策、市场机制支持煤电机组优化运行方式。

  郝吉明提出,煤电绿色转型的多项举措包括新一代煤电技术、智能化运维、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

  国家能源集团环保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法华指出,煤电很重要,要加强煤电清洁技术的创新,可以在烟尘治理技术发展、SO

  治理技术发展以及煤炭耦合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超净方向、深度快速调峰等超灵活技术及煤智能检测、碳智能检测等技术方面不停地改进革新。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黎东说,我国煤电无法替代的地位,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的变化,煤电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伴随大量烟气污染物的排放,过去我们控制最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重金属VUC,进入碳排放的时代,煤炭占全球排放总量40%以上,按照IEA报告,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1/3左右。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提出了煤炭低碳化改造行动。除了生物质掺烧,氯胺掺烧和CCUS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煤电+CCUS推动行业深度降碳的一个路径,包括CCUS技术体系涵盖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运输技术,利用技术和地质封存技术,在整个环节里,二氧化碳的捕集是一个最基础的环节,在整个CCUS链条中它占60%和70%,能耗也最高,因此要做好二氧化碳捕集引领示范工作,推动煤电绿色转型。■标杆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CCUS、氢能储能、新能源固废、膜、催化剂及煤基固废”,在本次大会的展台,作为双百和科改企业的论坛承办方,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环保”)展示了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龙源环保充分的发挥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内工程实施专业化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定位及能力优势,深化场景谋划、高新技术孵化、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CCUS、储能、固废协同处置、零碳园区、新能源制氢及新型储能等新场景的落地投产,积极打造前沿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的主阵地,为电力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海南公司携手龙源环保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零碳示范区,在博鳌论坛开幕期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低碳名片。参建的泰州1000MW机组50万吨/年碳捕集示范项目,是全亚洲最大的煤电碳捕集项目,为大型煤电机组全烟气碳捕集示范积累了经验。目前正在在榆林煤化工基地建设“新能源—储热—储能—绿氢”的源网荷储系统,探索新的能源低碳发展模式。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海亮表示,科环集团紧扣国家战略,建立面向煤电转型所需要的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低排放等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四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火电智能科技系统五项煤电清洁高效技术入选中央企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博鳌论坛零碳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低碳典型案例。煤电绿色转型是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科环集团将继续服务煤电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环保科技的发展,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国俭在会上分享了公司在煤电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公司通过统筹优化煤电结构和布局,坚持煤电由主体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再向安全保障性转型的发展导向,聚焦火电转型的技术和创新等措施加快煤电绿色转型。比如,在一个局域电网里实施节能一体化改造,目前已完成18台机组的节能改造,供电煤耗由2021年309.8克降到303.5克,综合厂用电率由9.57%下降到9.23%。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龙源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建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创新引领,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更可靠的国家能源安全、更绿色的低碳能源力量、更前瞻的未来能源布局。